鼎鼎有名的黃金宮是用黃金砌成的屋子?沒錯,即使在今天這些貼在牆上的黃金已經被大水衝走了,它精雕細琢的外觀仍然是威尼斯最美麗的一棟建築。
1420 年威尼斯的貴族孔塔里尼(Marion Contarini)興建這棟豪宅時,用了當時最昂貴的塗料,還加入了金箔使得外牆如同黃金般的耀眼奪目,但是多年來經過屢次的修改和整建,再加上大水的不斷侵蝕,黃金屋已經褪色不少。現在己成為美術館,收藏了是15世紀的雕塑及繪畫,其中以堤香的畫最為傳神。
1420 年威尼斯的貴族孔塔里尼(Marion Contarini)興建這棟豪宅時,用了當時最昂貴的塗料,還加入了金箔使得外牆如同黃金般的耀眼奪目,但是多年來經過屢次的修改和整建,再加上大水的不斷侵蝕,黃金屋已經褪色不少。現在己成為美術館,收藏了是15世紀的雕塑及繪畫,其中以堤香的畫最為傳神。
這座建於17世紀的雄偉巴洛克式宮殿,前後費時58年建造,並由兩位建築師完成。它是為聖馬可的大法官雷歐那多佩沙洛所設計,正立面的長柱採脫離牆面的方式,底層的大方石切割成鑽石狀,使整幢建築看起來氣派立體。從1923年開始,改成「現代藝術博物館」與「東方博物館」的所在。
為了慶祝1630年瘟疫結束所蓋的這座華麗的圓頂教堂,可說是水都巴洛克風格的極致,出自巴洛克大師隆格納(Longhena)之手,大師從32歲起便投注其畢生的精力,在他去世之後5年,這座擁有八角形外觀的紀念性教堂才終於落成,整整費時50年。不過大師的心血並沒有白費,如今它已成為水都大運河畔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,在聖馬可廣場遠眺夕陽西下時威尼斯的黃昏時,就可看到教堂最美麗的剪影。
原本的木橋坍塌後,水都經過了70多年的爭論之後,終於才在16世紀末蓋成這座石橋。屬於文藝復興風格的利雅德橋,被覆以伊斯特利亞的明石,白色的身影高雅地橫跨於大運河上,不只橋上店家林立,兩旁活潑的市場及餐廳更是經常聚集大批人潮,是最能看到水都生命力的地方。
由多明尼各教士從13世紀起一直建造到15世紀,而成為今日如此龐大的規模。
教堂亦被稱為水都共和國時期統治階級的萬神殿,裡面葬了25位總督,有些墓碑雕刻得美輪美奐,頗值得參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